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国乡村教育公平问题的政治哲学思考基于上海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下,城乡教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下,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均衡性,乡村教育因为社会、历史等原因,其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城市。“千村调查”是上海财经大学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社会实践项目,2019年调查主题是“中国乡村教育研究”,本人参与了该项目的本年度大学生暑期实践,重点调研了江苏省泰州市JD中学的办学条件、师资、生源以及近年来中高考录取情况,并以此为研究案例,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乡村教育的公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乡村社会组织形态、教育价值观和政府职能保障三个角度,尝试探索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一、调研案例分析

1.调研学校简介。JD中学创建于1956年,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学校总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近200名教职工,其中中、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130多人,泰州教育学会理事5人,泰州市学科中心组成员5人,姜堰区名师工作室成员6人,姜堰区兼职教研员9人。2006年以来高考公办本科达线人数、达线率均位居姜堰区三星高中前列。

2.调研数据分析。以JD中学为例,作为在泰州市农村地区层面上有名的高中,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自2012年以来应届高考参考人数与录取人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而另一份资料数据显示了JD中学初中部在2015年-2019年的中考录取情况,不同于高中部参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逐年下滑,在这两项数据上初中部总体上都保持平稳。可见,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保障,作为镇上的唯一初中,JD中学初中部保持着相对平稳的生源数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也恰恰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保障,使得普通的村民对于子女就读的小学初中没有太高的要求,大部分都选择了本地的学校就近读书。

调研发现,乡村已经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入学链条。例如,对于JD镇周围的村镇来说,囿于当地没有高中可读或者当地镇上的高中没有JD中学好,应届学生选择去JD中学读高中。而对于JD镇自己这里的应届学生而言,有条件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到姜堰县城的高中就读,这一点从JD中学自2012年以来应届高考参考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就能清晰看出。笔者随机调查的12户家庭中,有4户家庭现在有上中学的孩子。而这4户人家无一例外选择了去姜堰市的高中就读。

二、乡村教育公平问题的政治哲学思考

长期以来,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一直处于纠缠不清从而被彼此“误解”的状态中。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更多数量的高中生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学习,例如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2.5%,2018年则达到48.1%。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高相对应的是,城市和农村学生获得教育机会的差异也随之增大。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显示,1999年扩招之前城市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机会是农村高中毕业生的1.13倍,非常接近;扩招10年之后的2008年则是1.55倍,差距明显扩大。随后,各种大数据都显示,虽然农村毕业生进入高校的机会增加了,但进入国家重点类大学的比例却在降低,尤其在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的重点高校,城乡分布很不均衡。

1.教育公平与乡村公共领域空间正义。改革开放后,对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生存空间的农村来说,教育问题只是整个城乡问题的一个侧面,随着城乡差异的不断扩大,教育公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在政治哲学的范畴,乡村教育公平是乡村公共领域的空间正义的研究内容。长期以来,在谈及空间正义的问题时,城市内部的空间正义往往成为研究的重点。二战之后福特-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让国家职能的权利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现实背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形态使城市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同时在冷战时代背景下城市内部公共权利随着公民运动兴起得到广泛讨论。相比之下,农村的空间正义问题研究就冷清了很多。

2.教育公平与教育领域内部价值观念。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现行的乡村教育中,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里,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便是教育领域内部价值观念的问题。我们需要去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实际生活状态”和在这种状态下的能够去实现机会的能力。阿马蒂亚·森曾经在《以自由看待发展》提出过“capability”这一重要的概念,即可行能力。森想要教育达到的目标是养成一种发挥出自己能力的能力。它并不是一个被每个主体的自然禀赋固定的。相反,它是流动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集合。这既是它自身的特性,也是其本身的内在要求:运用自己所获得的自由与机会去发挥出自己能力。可行能力并不是意味着每一个个体只要依据自身主体性的需求完成选择便能够实现。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对发展空间的多元指标衡量体系依赖不仅仅是主客观的条件,否则易落入多元相对主义的乌托邦陷阱。在现行的农村教育环境中,农村学生的价值观严重地被现代化带来的浮躁风气所沾染,大多数学生以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找到一份赚钱有地位的工作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和动力。这并不是说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找赚钱的工作不正确,而是说这种价值观念的长期意识形态灌输会严重影响一个正常青年综合素质的提高成长。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选择自己人生追求的自由,扼杀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文章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cjdxxbzz.cn/qikandaodu/2021/0224/502.html



上一篇:朱杨兴数据使用要脱敏
下一篇:错位事实传播导致的自媒体公关危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