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3)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学城于2011年起实施“一区(松柏山水源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工程)、一景(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提升工程)、两河(思丫河、翁岗河)、两园(金牛湖公

大学城于2011年起实施“一区(松柏山水源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工程)、一景(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提升工程)、两河(思丫河、翁岗河)、两园(金牛湖公园、弘文公园)、多山头”工程建设。

大学城西面的松柏山水库是一级水源保护区。钱志宽告诉记者,大学城计划将松柏山公园打造成松柏山生态涵养区,兼具保护水源与生态旅游建设两个作用。“目前划定约23平方公里的水源生态涵养区,以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

在“两河”建设中涉及一些原始村寨,大学城将其中大部分迁出,将一些较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留下。并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外建设健康步道,打造生态康养大环境。在保护“两河两园”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并传承下去。

一边是加强环境绿化,一边是零容忍拒绝污染。

为保护思丫河避免受到水质污染,大学城在“两河”两岸进行截污干管建设。南部截污干管已于2012年建设完成,目前大学城南、北片区污水全部通过南部截污干管输送到花溪南部污水厂进行处理。北部截污干管工程正在建设中,全长为12.8公里,建成后将收集大学城北部片区污水至花溪南部污水处理厂。

同时,大学城实施“河长制”,明确了思丫河总河长、副河长和段长,开展了清河行动,建立河道巡查长效机制。为确保大学城各高校排污管网污水流量数据精准、可靠,大学城加强对污水流量的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在南部截污干管付家桥处安装一台DN600污水电磁流量计,利用数据平台对污水流量进行远程监控并每天与南部污水处理厂进行数据对接,精确地掌握大学城污水实时流量。

“我们坚决杜绝高污染的企业入驻大学城,这是我们的一条红线!”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经济发展部部长李悲鸿说,“在为大学城引进企业时,对有可能产生污染、能耗过高的企业,大学城都坚决拒之门外,我们一定要守住生态底线,绝不能先污染再治理。”

花溪大学城城市管理部部长王源说,下一步,花溪大学城将围绕“一区一景”“两河两园”“多山头”制定更详细的生态环境建设行动工作计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链接:周兴仙:大学城是我的第二故乡

入住花溪大学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师兄师姐说,四五年前,这里到处在施工,道路是黄泥路,交通不便,商店也少。如今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现在,大学城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道路宽阔,公交车也不挤了,到客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地还有直达班车。随着大学城人口越来越多,商店增多了,购物很方便,各项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虽然身处大学校园,但行走在大学城的大街小巷,不论公共卫生,还是城市管理、绿化,都给人一种现代化都市的感觉。花溪大学城远离闹市、环境幽静,所到之处,风景如画。这里聚集的9所高校,每一所校园的建筑都各具特色,走进校园就好像走进公园一样。各高校间没有围墙,站在高处俯瞰大学城,连通各校园之间的道路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常常捧着一本书在绿荫下静读,也常约同学好友到夜郎谷及周边风景区散步。

身在大学城,学得安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游得开心,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花溪大学城一角。(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

文章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cjdxxbzz.cn/qikandaodu/2021/0728/763.html



上一篇:应对全球气候变迁正义规则人类福祉
下一篇:锻铸儒魂商才贵州财经大学推动双一流建设观察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